施耐德電氣助力虹橋高鐵站實現數字化升級和綠色發展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8-12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清晨7點半,在蘇州和北京的他們正感受著同一份“中國速度”:23分鐘和4個半小時后,他們將分別抵達上海虹橋站,前往各自的目的地,開始今天的工作。高鐵的一次次“陸地飛行”,如今正搭載著越來越多人的夢想,也讓距離不再成為阻隔。
施耐德電氣助力虹橋高鐵站實現數字化升級和綠色發展
【概要描述】清晨7點半,在蘇州和北京的他們正感受著同一份“中國速度”:23分鐘和4個半小時后,他們將分別抵達上海虹橋站,前往各自的目的地,開始今天的工作。高鐵的一次次“陸地飛行”,如今正搭載著越來越多人的夢想,也讓距離不再成為阻隔。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8-12
- 訪問量:0
清晨7點半,在蘇州和北京的他們正感受著同一份“中國速度”:23分鐘和4個半小時后,他們將分別抵達上海虹橋站,前往各自的目的地,開始今天的工作。高鐵的一次次“陸地飛行”,如今正搭載著越來越多人的夢想,也讓距離不再成為阻隔。
高鐵的開通不但改變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也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建設的進一步提速,成網運營的高鐵,如同人體的血管,在城市間不斷延伸,帶動和輸送著經濟的新鮮血液。因為科技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變得越來越短,而一座座高鐵站作為人們啟程夢想的連接點,也在緊跟高鐵技術的創新步伐,以安全和可持續為目標,開啟數字化和智慧升級之旅的探索。
設備老、人員少,老高鐵站的新煩惱
在上海虹橋這個中國較繁忙的車站,不到2分鐘就有一趟高鐵駛過。2010年投入使用的上海虹橋站是亞洲乃至全球客運規模較大的鐵路客運樞紐,能與機場、地鐵、公交和長途客運無縫銜接,實現數十萬名旅客快進快出。對于這樣一座較高可同時容納1萬人候車的重要交通樞紐而言,即使短暫的停電或較小的安全隱患也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影響,持續穩定的電能供應對旅客安全、設備運行和業務運轉至關重要。
但隨著運力的提升,運行了十余年的上海虹橋站如今也面臨著與諸多客運站同樣的問題,如設備設施使用年限較長,導致安全風險加大、維護成本提高,能耗不斷增大。虹橋高鐵站面積大,客運設備設施的配電系統復雜,目前依靠傳統的人工抄表和巡檢已經難以滿足運維需求,只有通過數字化升級,實現配電設備的智能化管理,才能更好的降低設備故障風險和電氣火災風險降。
上海申鐵杰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主管 劉毛毛
上海申鐵杰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申鐵杰能”)承擔著上海鐵路局所轄客運車站的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工作。為了保障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的配電系統的可靠運行,并提高運維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申鐵杰能決定攜手施耐德電氣,對上海虹橋站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級改造。
強強攜手,打造中國初個“智慧車站”
上海虹橋站是申鐵杰能對“智慧車站”改造升級的初次探索,合作伙伴的選擇對于項目的成敗至關重要。
上海虹橋高鐵站中央控制室
申鐵杰與施耐德電氣的初次合作,源于幾年前的一次UPS設備故障,施耐德電氣為申鐵杰能提供了一支強大的技術團隊,支持客戶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并在未來的合作中成為了申鐵杰能在智能化配電業務領域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與申鐵杰能的合作中,施耐德電氣基于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為虹橋火車站這次智能化升級改造,提供了配電系統咨詢服務MPS,能源管理系統能效管控+,并量身設計了完善的中低壓一體化智能配電解決方案,覆蓋站內暖通機房、信息機房、消防主泵房、配電設備室、消防中心控制室以及扶梯夾層配電室等在內的7個區域和9項終端電源。
上海虹橋高鐵站配電室
虹橋站配電設備位于夾層中,空間狹小,且數量繁多,因此一旦出現故障,定位、監測和維修都將面對較大困難,此外,對于開關類設備來說,如能通過預防、預判的智能算法準確地提供維護、維修計劃,可以有效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設備維護成本。面對大量尚未實現數字化的配電設備,加入通信模塊,實現底層設備的數字化和互聯互通是改造升級的一步。施耐德電氣為此提供了包括NSX塑殼斷路器、PowerTag無線電能測量模塊、智能網關、WATSN自動轉換開關、控制模塊、測溫模塊和通信模塊等一系列的智能化產品,在保障供電可靠性的基礎上,實現對關鍵負載的實時狀態監測及數據采集和上傳。
上海虹橋高鐵站信息機房
在此基礎上,施耐德電氣提供了PSO電力監控系統,實現對各個負載運行數據的本地化統一收集和管理分析,使系統的運行狀態完全可視化,并實現遠程控制,同時,還能通過將實時數據與歷史數據的比對,結合豐富的專家經驗,為管理人員提供維護保養和更換建議,助力虹橋站實現預測式維護和科學決策。此外,為提升車站的能效和安全水平,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施耐德電氣還為虹橋站提供了能效管控+和火災報警系統。其中,能效管控+能夠提高運行效率、提升能源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比如可以對空調、通風、照明、給排水系統,進行智能化的集中管理以降低能源成本,實現節能減排。而火災報警系統能夠對包括凍機組、暖通空調系統等的用能情況、實時狀態進行監測、分析和預警,幫助運維人員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并發現能耗缺陷。
高鐵向世人展示著“中國速度”,而上海虹橋站的智慧升級,則挑戰著雙方的“智造速度”。此次智能化改造涉及多個變電所的供電停電工作,并需要對多達50-60個回路進行改造,期間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和降低因施工對高鐵站的日常運營帶來的影響,雙方共同修改了4套施工方案。在21天的工期中,實際的施工時間,僅有短短的60多個小時。為了不影響高鐵站的正常運行,設備的升級改造和調試只能在午夜12點到凌晨4點之前短短的3個半小時里進行。
所有的困難和挑戰,都依靠施耐德電氣項目團隊與申鐵杰能緊密配合、團結一致的精神一一克服。雙方最終以完善的設計方案、現場施工、專業的項目管理,高質量地完成了“智慧車站”的全部施工工作,把項目對車站運營的影響降到較低。
步履不停,為可持續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叮”,上海虹橋站的維護人員收到了一條報警短信,信息中不但提示了問題的類型和準確位置,還給出了參考解決方案。配電設備智能化管理平臺上線后,大大提高了車站的維護效率并將每天一次的人工巡檢降低到每周一次。
在配電設備智能化管理平臺上,設備異常、劣化指標、能效對比以及電氣資產狀態等信息皆一目了然,幫助運維人員定位問題、優化策略,從而較大降低高鐵站因配電系統故障而停運的風險。在推動鐵路客站實現運維的同時,施耐德電氣為“智慧車站”加入的能效管理新元素,將大大優化站內的能源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節能降耗。如果未來能夠逐步將各類強弱電系統全部打通,并進行集成化管理,將會在能效方面達到更佳的表現。由此,這也將為能源使用“大戶”的交通行業整體降耗做出示范,從而為中國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注入新動能。
上海虹橋高鐵站北輔樓
穿越繁華都市,縱橫田野阡陌。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建設的加速推進,中國高鐵版圖正在不斷擴大,“智慧車站”的星星之火也將隨之點亮更多人的旅途。未來,申鐵杰能將攜手施耐德電氣,以上海虹橋站為樣板,為后續其他客站的“智慧車站”改造作出示范,將安全、快捷、舒適、低碳的出行體驗,帶到更多人身邊。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Powervision Dock “駐塔式”機巢 ——讓電力巡檢進入“真?無人”時代
上海電科所到訪德力西電氣 攜手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或搜索“湖北海力士”
更多精彩等著你!
聯系電話:0713-8483116轉803
地址:湖北黃岡市黃州區(路口)工業園花園路3號
Copyright @2021湖北海力士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1湖北海力士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CP備17028243號